在食品安全領域,傳統(tǒng)的殺菌方法如熱處理和化學消毒,雖然有效,但可能損害食品品質(zhì)或帶來耐藥性風險。最新研究顯示,黑刺李(Prunus spinosa L.)果皮的多酚提取物結合藍光技術,可能成為一種高效、安全、綠色的食品殺菌新工具。
一、單增李斯特菌:頑固的食品病原菌
單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病原菌,因其能在低溫環(huán)境中存活并形成生物膜而臭名昭著。這種菌能長期存在于食品加工設備上,污染各種食品,尤其是即食食品。
研究表明,僅靠藍光可以殺滅部分單增李斯特菌,但效率有限,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xiàn)效果。然而,當藍光與植物提取物如黑刺李果皮多酚結合時,其殺菌能力顯著增強,為食品安全帶來了新思路。
二、黑刺李果皮的獨特抗菌機制
黑刺李是一種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如槲皮素和蘆?。┑闹参?。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化合物在藍光的激發(fā)下能夠生成活性氧(ROS),對細菌細胞膜造成嚴重破壞,從而抑制或殺滅單增李斯特菌。其抗菌作用顯著,在藍光輻射15分鐘后,黑刺李果皮多酚提取物可使單增李斯特菌的數(shù)量減少4個對數(shù)單位(約99.99%)。并且能夠造成細胞膜破壞,90%以上的細菌細胞膜因光敏化作用而受損,喪失活性。這種光動力效應不僅效率高,還避免了傳統(tǒng)抗生素使用帶來的耐藥性問題。
三、實驗驗證:從提取物到光敏化殺菌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對比了不同溶劑提取的黑刺李果皮多酚,并驗證了其抗氧化和抗菌效果。結果顯示,50%乙醇提取效果最佳,提取物中含有最高濃度的槲皮素和蘆丁,抗菌和抗氧化能力最強。另外單獨使用藍光或果皮提取物對李斯特菌的抑制效果有限,但兩者結合后,殺菌效率大幅提高,顯著減少了所需的處理時間。這一發(fā)現(xiàn)為食品工業(yè)提供了一種可行的綠色解決方案,尤其適用于即食食品的加工和儲存。
四、食品安全的未來:天然提取物與光技術的結合
黑刺李果皮的研究僅是光敏化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個起點。未來,類似的植物提取物有望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環(huán)節(jié),不僅提高殺菌效率,還能減少化學添加劑的使用。
通過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我們的食品生產(chǎn)和儲存方式正在變得更加環(huán)保和高效。黑刺李果皮的成功應用表明,自然界中的資源蘊含著無限的潛力。下一次,當你看到藍色光照射在食品表面時,或許它正在為你的餐桌保駕護航!
來源: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網(wǎng),作者~聞丞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