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書香環(huán)凱·悅讀精彩”讀書交流活動

發(fā)布時間:2014-12-26      瀏覽次數(shù):1941    分享:

  ——《生死疲勞》讀后感

 

  非常感謝兩院團工委舉辦的“科苑書香·你我共享”交流活動讓我有機會借讀到《生死疲勞》這本書,畢業(yè)幾年以來忙碌于工作和工作之外的林林總總從未有心思靜下來讀書,也有買一些書籍不過都是成為房間的擺設,果真書非借而不能讀,本月初拿到書每天十點之后閱讀到月底也將近讀完。不得不說讀書是個非常享受的過程,剛可是讀的時候讀完后晚上睡覺腦子會比較累睡眠質量也會比較差(因為長久時間不讀書突然大量詞匯入腦腦子會比較忙)后來就完全沒有問題,這也印證了一句話:萬事開頭難,而開始并堅持到最后會收獲很多。

  印象中大學時候讀過莫言的書可是給我很深刻記憶的沒有,也沒有細細研究《生死疲勞》是莫言什么時期寫的長篇,但是單憑該書所獲過的榮譽:第二屆紅樓夢獎;第一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就很值得一讀了。后來得知該書名來自佛經?!渡榔凇穪碜苑鸾浿械囊痪洌?ldquo;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莫言說,佛教認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擺脫令人痛苦的六道輪回,而人因有貪欲則很難與命運抗爭。他是在承德參觀廟宇時,偶然看到有關“六道輪回”這四個字而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靈感。

  《生死疲勞》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50年的歷史。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并透過生死輪回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小說的敘述者,是土地改革時被槍斃的一個地主,他認為自己雖有財富,并無罪惡,因此在陰間里他為自己喊冤。在小說中他不斷地經歷著六道輪回,一世為驢、一世為牛、一世為豬、一世為狗、一世為猴……每次轉世為不同的動物,都未離開他的家族,未離開這塊土地。小說正是通過他的眼睛,準確地說,是各種動物的眼睛來觀察和體味農村的變革。地主最后終于又轉生為一個帶著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頭嬰兒;這個大頭嬰兒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身為畜牲時的種種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門鬧一家和農民藍解放一家半個多世紀生死疲勞的悲歡故事。小說透過各種動物的眼睛,觀照并體味了五十多年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龐雜喧嘩、充滿苦難的蛻變歷史??偟膩碚f這部小說是莫言在藝術上向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說和民間敘事的偉大傳統(tǒng)致敬的巨制;關于生命的六道輪回想象撐起了這座氣勢宏大的文學建筑,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zhí)著的頌歌和悲歌。

  著名文學評論家陳曉明認為:“莫言《生死疲勞》是一個變形記的故事,卡夫卡的形而上的變形記,在這里被改變?yōu)橐环N歷史的變形記,一個階級的變形記,人在歷史中的變形記。在這個意義,莫言把卡夫卡中國本土化了,并超越了卡夫卡。”莫言說過:當筆下肆意揮灑的心情化為文字,我將用它記錄永生。莫言總喜歡把人寫成妖魔,下筆極其血腥殘忍,窮兇極惡屎尿橫流極盡渲染之能事,中國作家里沒誰比他更擅長寫殺戮寫酷刑,他把變態(tài)升華成了美學,字里行間透著血腥和瘋狂。莫言的文風突出中國的人文風采,更揉合了西方新時代的元素。文化特別是文學形式,是識別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特征。所以他得到中國籍公民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實在是實至名歸。

  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一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唯一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書籍就是望遠鏡,書籍就是一盞明燈,讓我們看得更遠、更清晰。同時也讓我們知道誰與我同行,又有誰看到了怎樣的風景,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自我的追求與調整。在和他人所見的比較中,選擇自己的路,也不錯過他人遇到的、我們就不僅局限于視野所能領略的畫面。即使沒有團支部的讀書活動也要多讀書,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將會受益終生。

 

(作者:梁梅 由辦公室轉載)